【无邪分享——癌症专题——第7期 】
《善用“三大疗法”-用来争取时间(1)》
现今在医疗体系中广泛使用的癌症三大疗法,虽然有非常大的副作用(毒液与后遗症),但若操作得当,仍然对病人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我们也不能全盘否认癌症三大疗法。
基本上,抗癌大作战的时候,整备我们体内环境(也就是之后详述的“自我治疗”)不可或缺,但是,争取时间对很多病人而言,却是有其必要性。
三大疗法的优点就在于其时效性
因此,三大疗法有利于癌症病患争取时间。
说起来,三大疗法就是“以毒攻毒”的治疗方式,所以我必须再三强调,执行三大疗法的医师一定要拥有相当的知识与技术,以及高远的见识。
因此,只按照工作手册,按本宣科动手术的医师,总归是不够格为癌症病人动手术的,关于这一点,我们身为医师的不能没有知觉。
如果不能斟酌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并考量三大疗法对癌症病患身体的侵入程度(对身体的伤害程度)而调整手术的范围、放射线的辐射剂量、抗癌药物的剂量,做到克制化的治疗,癌症传统的三大疗法就几乎失去存在的意义。
更何况,有些医师只是翻翻工作手册,按照手册上记载的三大疗法操作,执行医疗行为,墨守成规,并不考虑病患的个别情况,这种作法只能以荒谬来形容。
三大疗法之
手术
动手术的主要意义在于争取时间、缓和病情(例如除去使病人感到疼痛的根源)、解除身体机能障碍(例如循环的障碍),但反正无论如何,一定要掌握明确的目的,才能动手术。
动手术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开刀,对身体而言是很严重的伤害,所以相当消耗体力,也会损害自我疗愈能力。
现在,动手术是癌症的主流,不过仍要尽可能降低手术对身体的伤害。
因此,一定要向主治医师问清楚手术的目的和切除的范围,这一点非常重要,而且要问清楚自己这次选择动手术,有什么优点和缺点—手术之外,有其他替代方案吗?
我们的数据上显示,听从主治医师的话接受手术之后,却意外承受严重的后遗症,因而悔不当初的患者其实非常多。还有一点,万一手术并未使癌症根治(完全疗愈),原则上不要再穷追猛打(避免继续开刀,扩大手术规模)比较好。
我自己以前也当过脑部外科医生,所以我非常了解手术的个中妙趣,也能体会外科医师渴望挑战高难度手术的心情。但是,我们外科医师的职责所在,是进行对患者有利的手术,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而动手术,这点我们必须牢记在心。
在这里问大家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如果手术成功,癌症就能治好吗?
答案当然是“NO”
实际上,大约有半数的癌症病人即使手术成功,最后仍然因为癌症再发或转移而死亡……
动手术只是为了争取时间,所以至少在手术之后,就要立刻开始强化身心健康的各种改变行动才行。
本来应该是在诊断出癌症的时候,就要开始着手强化身心健康,但就是没有人提醒病患这件事,这是现代医疗的盲点。
好不容易冒着风险动完手术,如果不能配合手术,同时改善身心健康,实在非常可惜。很多医师似乎都没有为病患提供具体的生活指导,这也是大错特错的憾事。
照理说,无论手术前后都应该由主治医师带领,在以护士为首的医护人员协助下,全面提供病人网上的生活指导才对。
病人是否接受生活指导,对其预后(治疗后的是死亡率或存活率)有很大影响,这一点在我们自己搜集的资料中,也可以清楚看到。
另一方面,如果患者也推说主治医师未曾交代任何应该注意的事项,而没有将强化身心的准备当一回事,最后往往会后悔莫及。
如果主治医生当初给病人多一些生活指导,或许认真地给病人多一些生活指导,或者认真地进行追踪治疗,最后结果也许就不会这么糟糕。
癌症病人在手术前没有做好调养身心功能提高自愈力的功课也就罢了,如果手术后仍然执迷不悟,那就很难避免憾事发生。
所以患者务必对调整身心健康状况的各种活动都要努力进行。
我们身体内健康状况的问题拖了数年到十数年才崩溃,所以不可能马上回复从前的样貌,必须持之以恒的改善才能有成效,这一点患者自己也必须有所自觉才是。
曾经身为外科医师,我自己也常常反省。不过说实在的,通常手术一旦结束,外科医师(主治医师)就不再对患者那么感兴趣。或许这就是为什么,医师常忽略病人身上癌症再发或转移的征兆。
最糟糕的情况是,明明检查的结果清楚显示癌症再发和转移的症状,但是医师没有仔细检查病历,所以就忽略了这个征兆,这类单纯因为失误而错失治疗良机的离谱案例竟然不在少数,是在令人感到震惊。我个人觉得,手术后未能认真替病人进行追踪的主治医师,没有资格当医师。
0个人觉得很赞
2018-12-30
癌症专题经过长达6个月的连续更新,将于12月31号进行癌症专题的完载。非常感谢各位的支持与关注,癌症专题只是一个开始,无邪会在2019年用更专业的知识为大家带来其他精彩板块的文章,敬请期待。
2018-12-24
【无邪分享——癌症专题——第20期 】
2018-12-17
【无邪分享——癌症专题——第20期 】
2018-12-10
【无邪分享——癌症专题——第19期 】